我们提供安全,免费的手游软件下载!
所在位置:首页-游戏资讯

沙湾飘色的简介(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发布时间:2024-07-05作者:彭晟旭点击:



1、沙湾飘色的简介

2、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一、项目名称

沙湾飘色

二、项目类别

民俗

三、申报单位

中山市沙湾镇人民政府

四、项目简介

沙湾飘色是一项集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彩扎、民间工艺和民间信仰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活动。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飘色以大型彩扎人物为主体,由数十名扮演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的青年男子抬着游行。这些彩扎人物高大雄伟、色彩艳丽,表现手法夸张,技艺精湛。

游行队伍通常还伴有锣鼓喧天、舞龙舞狮、戏曲说唱等表演,场面壮观热烈,充满浓郁的民间情趣和文化内涵。

五、主要内容

沙湾飘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彩扎人物:由竹木骨架扎成,外糊彩纸或彩布,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服装华美考究。

游行表演:飘色彩扎依次排开,由几十名青年男子抬着游行,队伍中还有舞龙舞狮、戏曲说唱等表演。

仪式活动:飘色游行前通常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平安吉祥。

民间故事:每组飘色彩扎都代表一个民间故事或历史传说,通过游行表演的形式向人们传递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

六、艺术特色

沙湾飘色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宏大:游行队伍长达数公里,彩扎人物高达十余米。

技艺精湛:彩扎人物制作工艺复杂,造型夸张,色彩艳丽。

内涵丰富:飘色故事反映了民间的历史记忆、道德信仰和审美观念。

文化传承:飘色活动承载了沙湾人民的乡土情结和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七、历史传承

沙湾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最初是为了迎接神佛和祈求风调雨顺而举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飘色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大型的民间艺术表演。

在20世纪50年代,沙湾飘色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飘色活动得到恢复和发展。1999年,沙湾飘色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传承沙湾飘色,当地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

建立传承队伍,培养青年人学习制作彩扎和表演飘色

加强彩扎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举办定期飘色活动,保持民间艺术的活力

制定保护管理法规,规范飘色活动

九、社会影响

沙湾飘色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社会影响:

传承文化:飘色活动传承了沙湾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

促进旅游:沙湾飘色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增强凝聚力:飘色活动凝聚了沙湾人民的向心力和共同体意识。

提高城市形象:沙湾飘色作为中山市的文化名片,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3、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飘色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沙湾镇的传统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起源

沙湾飘色起源于明末清初。传说,当时沙湾人为了纪念抗击倭寇的胜利,在春节期间举行游行庆祝活动,并在游行队伍中加入了高大的彩船,这就是最早的飘色。

艺术特色

沙湾飘色以其高大华丽的彩船和精彩的表演而闻名。彩船由竹木搭成,高达十余米,装饰繁复精细,色彩艳丽夺目。表演者身着古代戏曲服装,在彩船上表演传统戏曲折子戏、杂技和武术等节目。

飘色类型

沙湾飘色分为两种类型:

彩街飘色:以彩船为主,穿插各种表演节目,在街道上游行。

水飘色:在沙湾河上进行,彩船在水上漂流,表演者在船上演出。

传承保护

沙湾飘色是沙湾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沙湾镇政府高度重视飘色的传承保护工作,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中心、举办传承培训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传承人。

文化意义

沙湾飘色不仅是一项传统的艺术表演,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展现了沙湾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中国传统戏曲和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飘色也成为沙湾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4、沙湾飘色什么时候举行

沙湾飘色举行的时间:

农历正月初七(一般为公历1月底或2月初)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具体时间安排:

正月初七:游行队伍于上午10:00从沙湾镇中心出发,沿着环镇公路游行约3公里,至下午1:00左右结束。

正月十五:游行队伍于上午9:30从沙湾埠出发,沿着滨河大道游行约2公里,至下午1:00左右结束。

注意:

具体举行时间会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稍有调整,建议届时关注沙湾当地政府或旅游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

沙湾飘色活动一般为期三天左右,包括游行、民俗表演、焰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关游戏推荐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