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0作者:何欣蓝点击:
沙湾飘色2023巡游路线
路线1:
起点:沙湾公园
行进路线:沙湾涌道 -> 太子道 -> 沙湾道 -> 新山道 -> 锦龙街 -> 后角街 -> 担杆山路 -> 耀东街 -> 沙湾公园
路线2:
起点:新山道尽头
行进路线:新山道 -> 沙湾道 -> 太子道 -> 沙湾涌道 -> 沙湾公园
巡游时间:
2023 年 3 月 4 日(星期六)
下午 2:00 - 下午 6:00
提示:
巡游路线可能因交通情况或其他因素而调整。
沿途会有多个观赏点,建议提早抵达以获得最佳视野。
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一、
沙湾飘色是广东省佛山市沙湾镇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已有逾500年的历史。它以精美的彩纸扎作、灵动的民间舞蹈、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被誉为“岭南第一飘色”。
二、历史渊源
唐宋时期:起源于唐宋时期的“百戏”,以扮演历史人物、表演杂技为主。
明清时期:兴盛发展,逐渐形成以故事性为主的表演形式,并与舞狮、舞龙等民俗活动相结合。
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乱而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发展,成为沙湾镇的重要节日活动。
三、工艺特点
沙湾飘色最具特色的工艺是彩纸扎作,其工艺精细、栩栩如生。
选材:采用上等的宣纸、竹篾、木料等材料。
造型:以人物、动物为主,造型夸张、生动,兼具写实与写意风格。
制作:由经验丰富的艺人手工制作,每件作品耗时数月甚至数年。
色彩:色彩鲜艳夺目,善于运用对比色和渐变色,凸显虚实空间感。
四、表演形式
沙湾飘色表演以《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为主线,分为“抬阁”、“扮游”和“演戏”三个部分:
抬阁:以龙头、龙尾和彩旗为前导,抬出各种彩纸扎作作品,造型高大壮观。
扮游:艺人身着戏服,扮演历史人物,沿街游行,与观众互动。
演戏: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上演传统戏曲折子戏,生动演绎历史故事。
五、文化内涵
沙湾飘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色:
历史传承:反映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宣传了忠义、仁爱、孝道等中华传统美德。
民俗融合: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彩灯等多种民间艺术元素,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
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格,展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民俗风情。
六、保护与传承
沙湾飘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重视: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沙湾镇成立了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
2019年:举办了第一届沙湾飘色国际非遗文化节。
通过这些保护措施,沙湾飘色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成为沙湾镇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做出了贡献。
此信息因每年而异,无法从提供的上下文中确定。建议查看当地新闻或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信息。
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飘色,又称“沙湾花灯”,是一项起源于广东佛山市沙湾镇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10年,沙湾飘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点:
巨型彩灯:沙湾飘色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巨型彩灯,由竹架制成,外覆绫罗绸缎,灯饰华美,图案繁复。
行进表演:飘色在行进中表演,由数十至上百名演员手持彩灯,排成各种阵势,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
传统题材:飘色故事通常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神话。常见的题材包括《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和《西游记》。
发展历史:
沙湾飘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沙湾灯会盛行,民间艺人以彩灯和花车进行装扮和表演。清代,飘色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
传承意义:
沙湾飘色承载着岭南民间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祈福纳祥、欢庆节日的习俗。它是当地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价值。
保护和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沙湾飘色,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采取了多项措施:
建立沙湾飘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用于保存飘色文物和开展研究。
举办飘色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沙湾飘色。
开展飘色技艺培训,培养新一代飘色艺人。
通过这些努力,沙湾飘色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继续为岭南文化增添光彩。
2023-08-31
2023-10-14
2023-08-05
2023-08-29
2023-09-25
2023-09-23
2023-09-23
2023-09-11
2023-09-23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