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31作者:李维点击:
北京治理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他人进行的恶意诽谤、人身攻击、造谣等行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暴力的现象愈演愈烈,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治理网络暴力,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
1. 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网络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侵权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网络侵权的认定标准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2. 行政管理
北京市网信办设立了网络暴力治理专项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暴力治理工作。
各区网信办成立网络暴力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群众举报的网络暴力案件。
互联网平台按照相关规定完善网络暴力防治机制,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封号等处理流程。
3. 社会治理
建立网络暴力预防和干预机制,引导网民文明上网,弘扬网络正能量。
开展网络暴力预防教育,提高网民识假辨假、理性表达的能力。
支持民间组织参与网络暴力治理,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
4. 技术手段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监控网络暴力,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信息。
建立网络暴力举报平台,方便群众举报网络暴力行为。
探索建立网络暴力筛查预警机制,防止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5. 执法打击
严肃查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对网络暴力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北京市积极治理网络暴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网络暴力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网络环境得到净化。网络暴力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倡议:
尊重网络他人的权利,不进行人身攻击和诽谤。
理性表达观点,不散布谣言和虚假信息。
发现网络暴力行为,及时举报和制止。
共同营造网络文明,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
2007年北京网络暴力案
案情
2007年2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女生毛恒凤在网上发表题为《北京师范大学女生毛恒凤的申冤》的文章,指控系主任刘必荣性骚扰。
刘必荣否认指控并称其为"诽谤行为"。
事件经过
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并引发大规模的网络暴力。
毛恒凤及其家人收到大量的威胁和辱骂,甚至有人在网上公布她的个人信息。
警方介入调查,但由于缺乏证据,无法立案侦查。
毛恒凤因不堪舆论压力,于2007年3月12日自杀身亡。
影响
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暴力和网络诽谤的关注。
促使政府和社会对网络暴力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后续处理
2007年3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免去刘必荣的系主任职务并对其进行停职检查。
2007年12月,刘必荣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诽谤罪逮捕。
2008年4月,刘必荣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9年,毛恒凤的父母起诉百度公司,要求赔偿130余万元精神损失费。
2011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百度公司赔偿5万元。
教训
网络暴力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轻则损害名誉,重则造成严重后果。
网络空间需要法治规范,严厉打击网络暴力和网络诽谤行为。
个人在网上言论应谨慎,避免造成他人伤害。
2020 北京严打网络犯罪
背景
近年来,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为有效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决定开展2020年严打网络犯罪专项行动。
行动内容
一、打击重点:
网络诈骗
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
网络赌博
网络黑客攻击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
二、重点打击对象:
网络犯罪团伙
专业的黑客、技术专家
从事洗钱或掩护犯罪的平台或人员
境外犯罪分子
三、打击措施:
加强网络巡查和监控: 实时监测网络环境,发现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开展专案侦查: 抽调精干警力,组建专案组,对重大网络犯罪案件进行深入侦查。
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 与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等部门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网络犯罪。
开展法制宣传: 广泛宣传网络犯罪的危害性,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成效
在2020年严打网络犯罪专项行动中,北京市公安机关取得了显著成果:
破获了多起重大网络犯罪案件,抓获了大量犯罪嫌疑人。
清理了大量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和赌博网站。
预防和减少了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净化了网络环境,维护了网络安全。
2020北京严打网络犯罪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网络犯罪活动,保障了网络安全,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未来,北京市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的方针,为维护首都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网络暴力治理中心
2023-08-31
2023-10-14
2023-08-05
2023-08-29
2023-09-25
2023-09-23
2023-09-23
2023-09-11
2023-09-23
2023-09-06